杜仲樹的修剪技巧和注意事項如下:
修剪技巧
平茬:
平茬是杜仲整形修剪技術中最基本、最關鍵的技術之一。
利用杜仲萌芽力強的特點,將幼樹從地面以上一定部位(2~5厘米)把主干剪去。
適用于1~3年生幼樹,特別是主干扭曲或生長衰弱的幼樹。
可促進主干通直、樹勢旺盛,并提高藥、材、葉的質量。
除萌與抹芽:
平茬或枝干短截后,會從剪口以下萌生許多萌芽,這些萌芽除根據需要必須保留之外,其余的萌芽要及時除去。
對葉腋萌芽也要及時抹去,以促進主干旺盛生長。
抹芽高度一般為樹高的1/3~1/2,避免過高造成樹高、冠高比例失調,主干易彎曲。
疏枝與短截:
疏枝:剪除競爭枝、徒長枝、過密枝、重疊枝、輪生枝、位置不當的交叉枝、細弱枝和病蟲枝等,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。
短截:根據需要將植株萌條剪短一部分,促發萌條、調整樹體結構和平衡營養。輕短截剪去枝條的1/5~1/4,中短截剪去枝條的1/3~1/2,重短截留基部6~10個芽或剪掉枝條的2/3左右。
回縮與截干:
回縮:在多年生枝的適當部位剪截,改善光照、恢復樹勢,保持枝條萌芽活力。
截干:針對主干彎曲的多年生幼樹或改變經營目的,在主干上一定部位用剪刀或鋸截斷。
注意事項
修剪時間:
修剪應根據杜仲樹的生長習性和季節變化進行。
一般在冬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進行修剪,避免在雨季或高溫季節修剪,以減少傷口感染的風險。
修剪工具:
使用鋒利的修剪工具,避免撕裂樹皮或造成傷口過大。
修剪工具應定期消毒,以減少病菌的傳播。
修剪強度:
根據杜仲樹的生長情況和修剪目的確定修剪強度。
避免過度修剪,以免影響樹勢和產量。
傷口處理:
修剪后及時涂抹或噴施保護劑,促進傷口快速愈合,防治病菌侵染。
修剪目的:
根據栽培目的進行修剪,如以收獲樹皮為主,應適當修剪側枝;以采收杜仲葉為主,則不必剪去側枝和萌蘗。
觀察與調整:
修剪后應密切觀察杜仲樹的生長情況,及時調整修剪策略。
如發現修剪不當或樹勢衰弱,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。
綜上所述,杜仲樹的修剪技巧和注意事項涉及多個方面,需要綜合考慮杜仲樹的生長習性、季節變化、修剪目的等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修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