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桐常見的蟲害有龜甲蟲,病害有叢枝病、黑痘病、白絹病等,現將它們的特征以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:
一、泡桐龜甲
一年發生兩代。以成蟲在樹皮裂縫、樹洞及石塊等處越冬,甚至在表土中越冬。翌年4月中下旬出蟄,在新葉上取食、交配產卵。幼蟲孵化后,群集葉面啃食葉肉。5月下旬幼蟲老熟化蛹,6月上旬第二代幼蟲發生。8月中旬以后第二代成蟲陸續羽化,10月底尋找適宜場所越冬。
防治方法:
1、在樹冠投影外圍,挖寬約20厘米、深15~20厘米、長30~50厘米的弧形溝2~3條,施入3%的呋喃丹顆粒劑,并澆水,然后用土將溝填平。胸徑5厘米以下的泡桐,每株用藥20克;胸徑5~10厘米的泡桐,每株用藥50克;胸徑為11~20厘米的泡桐,每株用藥100克;胸徑20厘米以上的泡桐,每株用藥200~300克。
2、在幼蟲發生期,噴40%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。
二、泡桐叢枝病
在培育苗木時要嚴格選用無病植株作采根母樹。發病嚴重的地方盡可能用種子育苗代替根插育苗。
泡桐發病后,可用四環素等抗生素治療,其方法有:
⑴髓心注射:泡桐髓心大,可于樹干基部病枝一側上下鉆兩個洞,深至髓心,用注射器將獸用土霉素堿溶液徐徐注入。一般在夏季注射效果好。
⑵斷根吸收:即在距樹干基部50厘米處挖開土壤,在暴露的根中選1厘米粗細的截斷,將藥液裝在瓶內再把根插入瓶,瓶口用塑料布蓋嚴,經一定時間后,藥液就被吸入樹體。
⑶葉面噴灑:在苗木生長期間用200單位的土霉素溶液噴灑1-2次可收到較好的效果。
三、泡桐炭疽病
癥狀:泡桐炭疽病主要危害泡桐葉片、葉柄和嫩梢。當泡桐幼苗長出1~2對真葉時開始發病,葉片受害初期,病斑為失綠的點狀,后擴大為褐色近圓形,周圍為黃綠色,直徑約1毫米。在雨后或濕潤時,病斑上常產生粉紅色分生孢子堆或黑色小點。后期病斑常破裂,病葉早落。
發病規律:泡桐炭疽病是由半知菌病菌浸染引起的,病菌在寄主組織內越冬成為翌年的初次浸染源,在生長季節中可以反復浸染多次。一般在5月至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,7月進入發病盛期,可持續到8月30日。在泡桐苗木生長季節,高溫多雨、排水不良、通風透光不良、苗木生長較弱等有利于炭疽病的發生。
防治方法:在選擇苗床地時,應考慮選擇距泡桐林較遠的地方;苗床地不宜連作,若必須重茬時應徹底清理圃地,并將病苗及枝葉燒毀,以減少初次浸染;加強苗床的田間管理,苗床地四周開設排水溝,以降低苗床濕度;及時間苗、除草和追肥,促進泡桐苗木健壯生長,提高抗病能力;在5~6月可噴施波爾多液防治炭疽病,也可噴施65%的代森鋅500倍液或50%的退菌特800倍液,每15天噴1次。
四、泡桐黑痘病
癥狀及發病規律:泡桐黑痘病是真菌性病害,由泡桐痂圓孢菌浸染所致,4月中下旬可見病斑,5~6月為發病盛期,葉片、小枝上有黑痘出現,每年的7~8月發病嚴重。發病后,葉片上的病斑呈黑褐色,直徑0.5~2毫米,病斑中間破裂呈穿孔狀,常沿葉脈發生。葉柄、葉脈、嫩枝上的病斑突起呈瘡痂狀,初期病斑為淡褐色,潮濕時產生白色霉層,最后變為黑褐色,病葉卷縮,病梢枯死。
防治方法。選用楸葉泡桐、豫雜一號、山明泡桐等優良泡桐品種。育苗要避免苗床地連作或在泡桐林附近育苗。埋根苗穗要注意檢疫,禁止從病苗上剪取。苗床地在播種前可每畝撒1~1.5公斤敵克松,進行土壤消毒。種子播前可用0.3%的敵克松原粉進行拌種。加強苗期管理,留苗密度要適當,每畝留苗800~900株。及時澆水施肥,促進泡桐苗木整齊、健壯生長,增強抗病能力。苗期每15天噴施1次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。對發病的泡桐苗木每10~15天交替噴施50%的退菌特800倍液或70%的托布津1000倍液1次,連噴3~4次,有較好的防治效果。
五、泡桐白絹病
白絹病又稱菌核性根腐病或菌核性苗枯病,該病害為害泡桐、油茶、油桐、楸樹等林木,是苗木和幼樹根頸部的主要病害。在我國分布廣泛。
癥狀:根頸部受害后皮層有褐色壞死現象。苗木受害后,影響養分及水分的吸收,導致生長不良。受害植株地上部葉片變小變黃,枝梢節間縮短,形成病斑,嚴重時枝葉凋萎。在潮濕條件下,受害的根頸表面或近地面土表覆有白色絹絲狀菌絲體。后期在菌絲體間形成很多小菌核,小菌核初為白色,后漸變為淡黃色至黃褐色,以后變成茶褐色。菌絲可逐漸向下延伸及根部,引起根腐。
病原:病原菌無性世代為齊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.屬半知菌亞門,無孢菌群,小菌核屬。菌絲體白色棉絮狀,其分枝較細。小菌核直徑1-3mm,球形或近球形,平滑,有光澤,表面茶褐色,內部灰白色。有性世代不常發生,為擔子菌中的伏革菌。擔子層排列于白色薄膜狀子實體上,擔孢子卵形。
發病特點:白絹病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。翌年溫度適宜時,產生新的菌絲體,病菌菌核隨地表水傳播,菌絲在土壤中蔓延,侵染苗木的根部。病菌喜高溫高濕的環境,6月上旬病害發生,病菌發育的最適溫度為30℃,最高約40℃,低為10℃,7-8月是為害盛期,9月基本上停止為害。在pH值7.9-8.4之間都能生長,pH5.9時最適宜繁殖,酸性至中性的土壤和粘質土壤中易發病。該病菌在適宜的光線下,無休眠期。在不良條件下可以休眠,菌核在土壤中能存活5-6年。在連續干旱后遇雨可促進菌核萌發,增加對寄主侵染的機會;在粘土地、排水不良、肥力不足、苗木生長纖弱或密度過大的苗圃發病重。
防治方法:
(1)因地制宜的選擇較抗病品種。
(2)選擇土壤肥沃、土質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,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4年以上,方能重新育苗。
(3)加強栽培管理,合理施肥灌水,雨季注意排水措施,增強樹勢,提高植株的抵抗力。及時清理病殘物,冬季深耕,將病株殘體深埋土中,清除侵染來源。
(4)在育苗或造林前,對土壤進行消毒,每畝用70%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1000kg,加細土20kg,拌勻撒在播種溝內或樹穴周圍。對感病較輕的苗木,可挖開根頸處土壤,晾曬根頸數日或撒生石灰,進行土壤消毒。
(5)化學防治:在發病初期可用1%硫酸銅液澆灌病株根部或用25%萎銹靈可濕性粉劑50g,加水50kg,澆灌病株根部。